English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厦大这十年”之见证不凡】 老外眼中的厦大

时间:2022-10-10 作者: 点击:

532DE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厦门大学踔厉奋发、勇毅笃行,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书写了精彩的“厦大篇章”。

为此,党委宣传部推出“喜迎二十大 厦大这十年”之“见证不凡”栏目。本期为第八期,让我们走进四位外籍师生、校友的厦大故事。

老外眼中的厦大

老外眼中的厦大,是什么样的?

今天让我们通过四位外籍师生、校友的视角,去看看他们眼中的厦大。

厦大让我“遥远来,永久住,深刻爱”

西式的壁橱装潢,客厅门上挂着蓑衣和斗笠,潘维廉教授的家中陈设融合中西风格却又毫不违和。正如他对自己的评价:“老外脸,老内心”。

30多年前漂洋过海从美国来到厦门的潘维廉,今年66岁了,在厦大工作生活的岁月已经占据了他的半载人生。在他眼中,厦大是丰富的、是多元的、是立体的……

他所见,是景美人更美的厦大。这些年来,他看到了许多普普通通却努力发光发亮的厦大人,有励志苦读“黑白两班倒”、在年逾半百时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的厦大保安,有勤恳工作守护厦园美丽、供养儿子念书的厦大保洁阿姨,还有疫情中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厦大人……“厦大校园很美,但更美的是人。他们骨子里深藏着真善美,深藏着儒家思想中的家国情怀。”

他所感,是开放包容的厦大。“当时,厦门大学允许外国人拖家带口学习中文”,1988年,潘维廉得以与这样一所“有远见”的学校结缘;飞檐翘脊的绿色琉璃瓦、仿照西方建筑模式的屋身,“嘉庚风格”校园建筑中浓烈的中西合璧风貌,彰显着百年前陈嘉庚先生立校时国际化办学的理念。

但如果问过去十年厦大发生的最大变化,在潘维廉看来,应该说是“拥抱了更大的国际化责任”。

过去十年,他看到学校开创中国高校走出国门办学先河;他看到管理学院正式加入由全球4所著名大学商学院发起成立的国际OneMBA项目,成为该项目的亚洲唯一合作院校;他看到越来越多共建的孔子学院搭建起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他看到了厦大日新月异的发展,见证了厦大与时代偕行,不断走向世界、走进世界。

F834

他的眼中,还有非凡的中国。1994年、2019年,时隔25年,两次“中国行”,六万公里路,潘维廉游历了中国大江南北,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非凡的历程。

“我们见证了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某些小方面来说,我们甚至也参与了这些变化”。来华至今,他写了十多本书,用英文讲述他的所见所闻,他眼中国际化的厦大、魅力无穷的厦门、繁荣发展的中国,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时间回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潘维廉回信,祝贺他新书出版,赞赏他“不见外”的精神,“我相信,你将会见证一个更加繁荣进步、幸福美好的中国,一个更多造福世界和人类的中国”。对此潘维廉深信不疑,并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A65D0

厦大让我找到了“在中国的家”

因为厦大靠海,所以我来到了这里。

来自意大利热那亚的孔若水同学,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理由,开始了他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和生活。因为家乡是港口城市,厦大面朝大海的地理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他。

1A8C27

这是一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校园,北倚五老峰、南面隔海与南太武山相望。当他真正来到这里,收获和惊喜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在这里学习游泳和潜水,希望可以体验“潜水课”的乐趣,帆船、桨板也早已列进他的愿望清单;他计划好好学习高尔夫,在后山上和小伙伴一决高下……这些年,学校开设了众多创新的公共体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我很庆幸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好导师”,面对学习的困境,是导师的悉心指导让孔若水重拾信心。作为外籍生,他对中国对外传播领域颇感兴趣,导师知道后便给他推荐了一些英文期刊,并结合他的学习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最近,他开始研究新闻媒体入驻平台的商业化逻辑,导师也时常为他指点迷津。

前段时间去往北京实习后回到学校的他直言:“厦大就是我在中国的家。”而今,吸引他的不再只是这一隅海湾的亲切,留在他内心深处的更是这所学校自由的气息和家一般的温暖。

63178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刘安琪同学则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身为华裔的她,早在入学前就听说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的故事,2019年,她终于实现梦想来到了这所百年学府。来到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汉语言经贸班后,在开学新生教育课上,她再一次聆听到陈嘉庚先生为国为民兴学育才、创办厦大的壮举,领略到陈嘉庚先生倾心教育事业的伟大风范。

这片土地也逐渐让她找到家的归宿感。袅袅乡音勾起悠悠乡情,在这里,她听到了和家人口音相似的闽南语,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她彻底被中国传统文化“圈粉”,根植于她血脉里的那颗种子逐渐被唤醒。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刚到学校不久的一场校运会,我和舍友一起跟着中国同学学习了舞龙舞狮。”虽然在印尼时也能看到舞龙舞狮表演,但刘安琪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够亲身学习、体验这样一种表演。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同学们心有灵犀的配合,更是让刘安琪深深感受到这项活动背后凝聚的团结的力量。

舞龙舞狮、五禽戏、中国结……课堂上,刘安琪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课堂外,她难忘中秋月圆时,学院老师们送来月饼,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共度佳节……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刘安琪觉得自己要找的“根”就在这里。

厦大教会我“充吾爱于无疆”

如何开具个人所得税纳税记录、如何办理银行卡、外国人的健康码长什么样……在“爱门通”微信视频号里,捷克姑娘潘淑娜持续更新着这样的内容。“我希望可以给来华的外国人提供帮助,又能把中国的好政策做到及时有效地传达。”

从厦大硕士毕业后的潘淑娜决定留在这座美丽的国际化都市,并在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官任社区担任境外主任助理。去年,以她为主力编制的厦门首本《外籍人才来厦工作生活指导手册》正式面世,这本手册被很多来厦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誉为“百科全书”。

F653E

为在厦的外国人提供服务、让更多的老外爱上厦门,成了潘淑娜坚持做的事情。

时间回到那个夏天。2015年,潘淑娜在朋友的推荐下从捷克来到厦大。自钦楼时而传出的悠扬钢琴声,盛夏校园里结满果实的芒果树,芙蓉路口火红盛开的凤凰花……潘淑娜眼中关于厦大的记忆,远不止这些。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厦大校歌中歌颂的播撒大爱,是学校教会潘淑娜最重要的一课。“我拿到奖学金来到了厦大,在这里我的导师、班长、同学们给予了我很多力量,我在这里的收获远远大于付出,我必须尽我所能去感恩、去回馈。”

“厦大给予了学生很多自由,大家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很多活动、发展自己的爱好,大家非常愿意走出教室、走出寝室去做很多事情,在这样一种氛围里我也不知不觉被带动起来了。”当时就读于英语笔译专业的她,主动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给退休老人辅导英语的志愿活动。除了可以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堂课上,在教爷爷奶奶唱英文歌曲时,歌曲的感动超越了语言,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人。”

“一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可以影响到周围人,甚至可以帮助到陌生人,就觉得更多的人,厦马志愿者、疫情防控志愿者、国际服务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都留下了潘淑娜的身影。

一次握手、一场接力、一个约定。2021年,潘淑娜和潘维廉同时被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站聘为外籍顾问,他们约定一起讲好厦门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潘教授是我的偶像,我被他所讲述的中国故事深深打动,我希望我可以像他一样。”


采访手记:

外国人眼中的厦大,和我们看到的厦大,有什么不同?

透过不同的瞳色,听到夹带着不同口音的中文,在与被访者的交谈中,记者看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厦大故事。潘维廉眼中丰富多元的厦大,孔若水和刘安琪收获的“家”的温暖,潘淑娜在此学到的感恩文化……当然,这些只是厦大的一面。“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数厦大人心中的厦大,才能组成完整的厦大。

但又或许没什么不同。也许他们分享的,只是校园里的每一次日出日落,是每一次建南钟声响起,是白城沙滩上每一朵稀松平常的浪花。这些不起眼的微小,都组成了真实可感的厦大。这所百年学府,她的国际化、她的包容性,她的厚重底蕴、她的人文风情,她的开放与自由、她的自强与温暖,跨越了国度和种族,成为每个厦大人心中不变的模样。

岁月无声,流向迟暮。斗转星移下,嘉庚铜像静静矗立着。他的面前人来人往,无数双眼睛见证着这座大学的发展,正如他注视着这些厦大人从不同国度远赴而来、在此成长。他们的眼里,看到了具体生动的厦大,也看到了十年来这里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更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镌刻下的不凡印记。(谢晨馨)

数读十年:

——2012年以来,厦门大学共与112所境外高校签署166份合作交流协议。目前,友好学校数量增至259所。

——2014年,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校园、多层次办学的分校。

——2017年,厦门大学加入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

——2018年,厦门大学与世界著名大学共同牵头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吸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0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加盟。

——2019年,创意与创新学院成立,是厦门大学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在籍学生776名,中方专任教师23位,英方专任教师14位。

——2021年,厦门大学、厦门市人民政府、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共同发起成立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2021年,厦门大学加入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2021年,厦门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承办“2021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2022年,厦门大学加入中国与葡语国家海洋研究联盟,成为联盟首批成员。

——2022年,中国—OECD联合培养税务法学硕士项目在厦门大学正式开班,开创了中国与OECD在专业领域合作开展学历学位教育的先河。

——2012年以来,厦门大学依托汉语国际推广南方基地,已承办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研修班等各类培训项目150余次,累计培训学员7000余人次。

9F92

本期文字:谢晨馨

视频制作:林小龙、杜筠、黄慧珊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 版权所有:royal皇家88平台 - 皇家88注册地址登录